王充论学习
1.学知与闻见:
a.知识来源于闻见,但还需理性思考的加工,即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才能得出正确判断。人的理性认识解释为“开心意”。
b.如:“人有知学,则有力矣”,即人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。出自王充无神论著作《论衡 · 效力篇》。
2.思考与求是:
a.知识不一定是真理,分辨知识真伪的一个有效办法是思考并在实践中检验,坚持“效验”“有证”的原则,即要使立论成立,不仅需要雄辩的推理,更需要事实的根据和实践的检验。
b.如“事莫明于有效,论莫定于有证”。
3.问难与距师:王充最突出的贡献是把教学当作一种不为任何经典所束缚的、生动的、有创造性的客观过程。强调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就必须打破唯师是从、唯书是从的心理。
a.“问难”:是经提问者思考后,敢于提出质疑,敢于否定,敢于批判。
b.“距师”:即与教师保持距离,不完全附和教师,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。
评价:“距师”不是“拒师”,王充没有彻底否认孔子等圣贤的教师观,提倡追求学术真谛的精神&勤于思考、实事求是的态度。王充的思想在当时独尊儒术及师道尊严盛行下更具反潮流意义。